2021年省高职质量工程专栏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 >> 高职-本科协同培养下高素质应用型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正文
高职-本科协同培养下高素质应用型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本科协同培养下高素质应用型电子商务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2022-01-13 ]
[ 2022-01-13 ]
[ 2022-01-13 ]
目标和拟解决的问题

  目标拟解决的问题和方法

  (1) 研究目标

  高职-本科协同培养体系下质量检验标准主要在于其培养的人才是否能满足企业所需。在坚实的高职教育基础上,落实职业本科的“坚持职业教育办学定位,保持职业教育属性和特色,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要求。通过对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与实践,科学定位专业培养目标,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毕业生以“零适应期”从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的自然转变,成为自身认可之人、家长满意之人、企业所需之人、社会有用之人。

  本研究计划以电商物流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点,以物流管理等核心课程为突破口,校企共建生产实训项目,建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标准及其配套课程,并积极汇总分析反馈,逐步优化校企协同培养模式。

  (2) 拟解决的问题

  在高职-本科协同培养模式下:

  ①寻找电商物流校企合作的利益链,建立双方深度合作的长效机制。

  ②满足工学结合电商物流人才培养要求,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组织和管理保障机制。

  ③设计岗位职业能力转换为学习(工作)任务的路径。

  ④开发面向职业需求的电商物流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

  ⑤坚持“理实融合”理念,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的电商物流教师团队和学生“辅导师团队”。

  构建科学的、开放的电商物流人才培养评估体系和监督机制。

  (3) 研究方法

  (1)采用统计调查方法,对电商物流类相关行业各类型、各层次人才需求进行问卷调查,结合典型调查,分析需求特征、职业领域岗位群从业标准,准确定位专业培养目标。

  (2)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相关高职高专院校电商物流类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比较研究,借鉴成功经验。

  (3)采用教育实验法和经验总结法,设计、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以电商物流类课程为标准校企协同培养课程模型(如图2),通过不断试验实践性课程内容和物流配送实训项目,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反馈、企业反馈、教师反馈进行综合评估,达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提升配套课程质量的目的。

  图片 14

  图 2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

  (4)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统计调研与分析,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评估体系。


上一篇: 项目负责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