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学习园地

暑期考察之河南印象

信息发布者:王素芳 摄影者:思政部 发布时间:2019-10-24 浏览量:

有些风景,看似平淡,其实“美丽”;“有些人物,看似伟大,实则“平凡”;有些故事,听过了,却久久不能忘怀;有些道路,走过了,却可留下无限遐想……

2019年7月4日至7月7日,思政部教师一行11人赴河南郑州、新乡、兰考、开封、洛阳,参观考察了河南科技学院、刘庄展览馆史来贺同志纪念馆、焦裕禄同志纪念馆、清明上河园、少林寺、龙门石窟。此行行程紧凑,一路辗转,稍感劳累,但短短几天的时间,我们学习、收获了很多,思想上也倍受洗礼,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出行。

   

1、河南科技学院考察印象之关键词:务实创新出成绩

   

4日下午,我们来到此行的第一站: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始建于1939年,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新中国成立70周年河南高等教育十大杰出贡献单位、改革开放40周年具有国内影响力河南高校,河南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河南省科技创新十佳单位、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此行我们重点是慕其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之名而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冰蔚、副院长孙喜英及办公室、思想政治教育体验中心的老师热情接待了我行。

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方面为增强教学实效,强化学生实践环节,务实创新,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为学生搭建思政校内实践平台,在2014年建立了国情国史体验馆,探索实施了“微社会”思政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同时通过转变思政教学理念、创新思政教学方法、强化实践环节等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微社会”思政实践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其课题:高校思政课“微社会”实践育人模式与平台建设研究获2017年度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择优推广计划及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国情国史体验馆里,通过院长及老师们的介绍,我们对“微社会” 的思政实践教学模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场馆里的虚拟场景、平面展示、实物陈列、现代化的资料查询工具、3D影像播放、模拟表演场地、交流讨论区、红色资源书吧、学生作品等让我们充分体会到了其思政实践教学“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硬件与软件相结合”“模拟社会与课堂环境相结合”的鲜明实践课特点。在实际教学中,他们遵循“教师引导、学生主体、资源搭台”的理念,通过场馆多种功能的系统发挥与融合实现教学目的,按照设置专题、课前引导、课下调查、课上体验、成果展示、课后评价六步流程进行,真正使课堂成为历史与现实的微社会。

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为思政课实践教学建设提供了范例,他们的成就,体现的是务实创新的精神。在学习之余,我部思政教师也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当积极探索适合我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融合现代技术元素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将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IMG_0600

       图为:思政部教师与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交流及参观国情国史体验馆


二、史来贺同志纪念馆考察印象之关键词:有我史来贺在,决不让一个人挨饿

窗体底端

7月5日上午,思政部教师参观考察了史来贺同志纪念馆。

其实来这之前,我对史来贺前辈优秀事迹了解并不多,可当我们参观完纪念馆后,不禁感叹,“刘庄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楷模”“中国农民的榜样”,这样的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史来贺同志是河南省新乡市刘庄村原党委书记,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他的名字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经响遍全国了,全国民兵英雄、全国植棉能手、全国特级劳动模范……中共中央组织部曾把他的名字与雷锋、焦裕禄、王进喜、钱学森列在一起,是群众心目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大地经历了风风雨雨,但他领导的村庄始终高举着社会主义旗帜,走在了全国农业战线的前列。

从1953年开始,史来贺带领刘庄人车推、肩挑、人抬,起岗填沟,拉沙盖碱,用了整整20年,把刘庄周围750多块凹凸不平的“盐碱洼”、“蛤蟆窝”荒地改造成了现代化农业园区。他潜心研究棉花种植经验,使皮棉平均亩产量达到当时全国平均产量的3倍。随后,他又带领刘庄人兴办畜牧场,后来又向工业挺进,兴办起机械厂。之后又陆续建起食品厂、造纸厂、淀粉厂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又带领群众向高科技进军,建起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华星药厂。

说起史来贺之谜,他坦然:“俺刘庄不是世外桃源,我们的办法是:遇事要有主心骨,不能听风就是雨。只有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才能收到好效果。”他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让广大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所以,千变万变,发展经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这一条啥时候也不能变!”

这,大概就是史来贺精神的质朴诠释吧!


  IMG_0604

IMG_0601

                      图为:史来贺同志纪念馆图片


三、焦裕禄同志纪念馆考察印象之关键词: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7月5日下午,思政部教师参观考察了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焦裕禄同志纪念馆坐落在河南省兰考县城北黄河故道的沙丘上。陵园由纪念碑、墓区和纪念馆组成,纪念碑和墓区均刻有毛泽东手迹。纪念馆占地2100平方米,分序厅、展厅、接待室、办公室等部分。序厅中央立一尊焦裕禄半身铜像,后墙上镶着江泽民同志的题词:'向焦裕禄同志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展厅1300平方米,展厅内陈列有焦裕禄同志生前办公室两间及遗物89件,展出画面、照片300余幅,三个展室的内容分五大部分展出:分别为'青少年时代''在工业战线上''县委书记的榜样''人民呼唤焦裕禄'及'今日新兰考'。

焦裕禄同志1946年1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2年12月调到兰考县担任县委第二书记、书记。面对该县严重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他同全县干部群众一起,与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即使是身患肝癌重病仍坚持在抗灾第一线,被人民群众称为'党的好干部'。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

   

在馆内众多的图画、照片、标语、实物、文献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张泡桐树的照片,明媚的阳光透过繁茂的枝叶洒下来一片光亮,很美很美,它的名字叫“焦桐”,是焦裕禄同志生前亲手栽种的一棵泡桐树,现这棵树树龄50多岁了,一般而言,泡桐树是一种生长快,但寿命较短的树种,能有这么高龄实属罕见。人们说:“焦桐是焦裕禄同志的化身”,“是焦裕禄精神的象征”。泡桐之与众不同,在于其根系深,仰望焦桐,深思。原来——只有扎根人民,才能万古长青啊!


  IMG_0606(1)

 图为:思政部教师参观焦裕禄同志纪念馆


  IMG_0607

              图为:焦裕禄精神标语

   

  IMG_9559

图为:美丽“焦桐”


1、清明上河园考察印象之关键词:看昔日繁华,思当下之复兴

7月6日,参观河南开封市清明上河园主题公园。

清明上河园是一座大型宋代文化实景主题公园,坐落在开封市龙亭湖西岸,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基地。园区以画家张择端的写实画作《清明上河图》为蓝本,以宋朝市井文化、民俗风情、皇家园林和古代娱乐为题材,集中再现了原图风物景观及古都汴京千年繁华的胜景。在园内,我们仿佛穿越到了宋代,畅游在古代的市井繁华当中,观赏了民俗风情、斗鸡表演、马术等活动。昔日繁华已逝去,而今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当有满满信心实现民族之复兴。


  IMG_0608

图为:清明上河园园内景观

   

1、少林寺考察印象之关键词:立雪断臂,求法可忘躯

7月7日上午,参观考察少林寺。

带着导游提出的问题“为什么僧人的袈裟都是斜披的呢”?,我们来到了少林寺。少林寺是我国佛教禅宗祖庭和中国功夫的发源地,现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著名的佛教寺院,是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

在这里,一路听了导游讲述少林寺的相关知识,了解了少林寺“禅、武、医”的特色文化,还听了很多小故事。其中,禅宗二祖慧可为求法而“立雪断臂”的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立志,虔诚,其实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种精神品质。


  IMG_0609

                       图为:少林寺景观


  IMG_0610

                      图为:禅、武、医的少林文化

   

1、龙门石窟考察印象之关键词:人类艺术创造力的杰出表现

7月7日下午,参观考察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在导游的带领和讲解下,我们领略了这一文化瑰宝的独特风光,流连忘返。


  IMG_9958IMG_9888

  IMG_9947

图为: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景观


“务实创新出成绩”

“有我史来贺在,决不让一个人挨饿”

“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看昔日繁华,思当下之复兴”

“立雪断臂,求法可忘躯”

“人类艺术创造力的杰出表现”

 以上六点,即为此行之“河南印象”,走、看、学、思,那些美丽的风景、可敬的人们,就是一部部鲜活的教材,教会我们如何前行。

                                                                                                                                                           2019年7月

关注微信号

©版权所有: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广州校区:广州市广从九路1038号滨海校区:茂名市高地智慧城慧城三街8号

粤ICP备20000181号-1 网站技术支持:网络中心  |  新媒体内容审核:品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