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和谐校园,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不断加强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扎实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各项工作。
二、主要工作: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1.利用广播、校园网络广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2.完善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的网页建设,构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3.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开展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二)、完善心理咨询中心的各种规章制度。
1.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员的规章制度。
2. 完善心理咨询、辅导、危机干预的工作流程。
(三)、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从2012年9月至今,我校积极响应教育厅“关于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的文件精神,为大一新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公共必修课,32学时,2学分。
1、组织对从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员和心理专职教师,接受广东省教育厅高心委组织的4项心理专题培训(含高校注册心理咨询师注册、考试培训、大心课授课能力提升培训、辅导员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能力提升培训、心理咨询与技能研修班等),从整体提高师资及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
2、进行教学方法改革,要以生动、活泼、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学会解决人际交往、恋爱、择业、人格发展等方面所面临的困惑和问题。
3、师资队伍:目前心理咨询中心与心理教研室,合为一个部门,由5名心理咨询中心老师,7名兼职教师组成。7名兼职教师都来自各系部的辅导员老师。
(四)、做好学生的心理普查后续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6773人/次(实测人数)中,测查结果表明,有心理困扰的人员448.00人,占参加测验人员总数的6.61%其中有中重度困扰的人员93.00人,占参加测验人员总数的1.37%(见下表)。
1.对普查工作的建档,了解学生心理状态,及时引导及帮助。
2.针对心理普查有异常心理的同学开展一对一的个案咨询、团体心理咨询及训练活动。
3、中心将协同二级学院辅导员对“一类问题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对问题严重学生咨询与辅导,“二类可能存在问题学生”则有辅导员和心理健康委员进行心理辅导、跟踪与监督,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4、精神障碍学生则进行鉴别与转介。
5、积极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及早发现、预防和有效干预工作,对患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建立“一周一谈”“两周一报”的跟踪和干预档案,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自杀或伤害他人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五)、建立完善的心理咨询来访预约机制
2022年秋季学期学生正式返校上课后,心理咨询中心第一时间公布新学期咨询值班表,并完善了“智慧广科app”中“心康中心”模块的信息和功能,学生能够直接通过手机在线预约咨询,同时心理咨询中心开通QQ线上心理咨询服务平台,预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使得咨询师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也使得心理咨询中心的工作更加规范化。
(六)、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各项活动。
1.开展 5.25心理活动周的活动
2.开展心理健康征文、漫画比赛
3.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
4.开展心理专题影片展播与赏析活动
(七)加强与外校的经验交流。
1.借鉴外校的先进工作经验。
2.开拓与外校交流合作开展心理健康的各项活动。
(八)、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实训室的建设工作
学校校长办公会已讨论并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训室建设方案,预计投入建设经费26万余元。目前实训室正在动工建设中,实训室具体含以下6室:
个案咨询与沙盘咨询室1间、个案咨询与音乐咨询室1间、心理团辅室1间、心理情绪解压室1间、放松治疗室1间、情绪宣泄室1间,总面积超过200平米。实训室目前已动工建设,预计年底完工,完工后将正式投入使用。
(九)、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费的预算
依据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标准》和广东省教育厅《广东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基本建设标准》的文件要求,学校制定了2023-2024学年度心理健康教育经费预算28万余元。
(十)、2022-2023学年“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工作者”“优秀心理委员”“心理协会优秀干部”评选
为了规范管理,文明服务,总结经验,树立典型,积极推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经辅导员、班级心理委员申请,各二级学院推荐评审,学生处审核并公示后,学校决定评选12名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32名同学“优秀班级心理委员”荣誉称号;14名同学“心理协会优秀干部”荣誉称号。心理咨询中心举行表彰大会,为获奖学生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品。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懈努力。
学生处心理咨询中心
关注微信号
©版权所有: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
广州校区:广州市广从九路1038号滨海校区:茂名市高地智慧城慧城三街8号
粤ICP备20000181号-1 网站技术支持:网络信息中心 | 新媒体内容审核:品牌运营中心